【化工機械設備網 熱點關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茖W儀器是科學研究和技術發(fā)展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F代科技發(fā)展實踐表明,誰在科學儀器上擁有話語權誰就能占據科學研究與技術創(chuàng)新的高地,誰就能把握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先機。
據相關數據顯示,在諾貝爾自然科學類獎項中,68.4%的物理學獎、74.6%的化學獎和90%的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成果借助各種*的科學儀器完成,或直接與新儀器方法或功能的發(fā)展相關。
以上數據表明,隨著現代科學的發(fā)展和人們對自然認識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的科研手段已經不能勝任現代科學研究的需要,需要借助科學儀器,否則要想做出重大原始創(chuàng)新科研成果是很困難的。
近些年來,在眾多科研人員的努力和國家重大科技計劃的支持下,我國科學儀器在國產化上取得了積極進展,為國家科技進步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基礎較為薄弱等多方面原因,我國科學儀器依賴進口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觀。
近日,甘肅蘭州市食品藥品檢驗所發(fā)布2019年檢驗檢測儀器設備采購項目采購公告,預算1450萬元,采購高分辨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液相色譜-三重四級桿串接質譜聯用儀、頂空進樣器等57臺科學儀器設備。其中頂空進樣器、凍干機、倒置顯微鏡、液相色譜儀、超純水儀、連續(xù)流動分析儀、恒溫混勻儀等半數分析儀器及實驗室常用設備要求“原裝進口”。
這種重進口輕國產的招標的已屢見不鮮,即使國產儀器在質量、性能等參數上與進口儀器相差無幾一些,并且價格比進口儀器低,一些單位還是熱衷于采購進口儀器。
無可否認,科學儀器作為人類科技發(fā)展的共同成果,我們沒有理由拒之門外,合理采購不僅能加快我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避免走一些彎路,還能在一些領域實現“彎道超車”。但是,一味的進口并不是*之計。如何盡快實現科學儀器國產化,實現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已是涉及國家戰(zhàn)略需求、研究生產的“卡脖子問題”。
*院士、*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學明認為:“如果儀器研發(fā)硬實力上不去,我們就無法發(fā)展自己的科研儀器,不僅要花費大量的資金購買,而且容易受制于人。”
好在,科學儀器依賴進口的問題已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早在199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就設立了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項。據悉,“十三五”期間,科學儀器專項共安排項目142個,目前正處于關鍵技術攻關和工程化樣機研制階段。
另外,為促進國產科學儀器產業(yè)健康發(fā)展,4月25日,粵港澳大灣區(qū)科學儀器產業(yè)發(fā)展論壇在廣州高新區(qū)舉辦,宣布籌建粵港澳大灣區(qū)科學儀器創(chuàng)新中心。
科學儀器創(chuàng)新中心聚焦科學儀器產業(yè),匯聚港澳及國內優(yōu)勢資源,新建6個創(chuàng)新平臺,致力建成具有影響力、科學儀器創(chuàng)新平臺,培育一批科學儀器制造企業(yè)和核心零部件企業(yè)。
相信未來幾年,在相關部門、儀器企業(yè)、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科研儀器的研制和應用定會迎來崛起曙光,打破對國外科學儀器的依賴,讓*欣賞中國的儀器設備。
原標題:科學儀器不進口,我們自己造!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儀器儀表企業(yè)2025年首批中報預告出爐,最高增長超500%
據儀表網統(tǒng)計,目前已有聚光科技、芯動聯科、海能技術、匯中股份、新聯電子5家企業(yè)披露了2025年中期預報。其中四家預盈、1家預虧。- 2019-05-10 14:28:29
- 6890
-
精準支持懷柔科學城科學儀器和傳感器產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懷柔科學出臺18條新政
支持周期不超過3年,結合運行績效給予最高不超過3500萬元的資金支持。第一年給予不超過1500萬元資金支持,第二、三年根據上一年度績效考核結果,每年給予不超過1000萬元資金支持。- 2019-05-10 14:28:29
- 6030
-
《計量支撐產業(yè)新質生產力發(fā)展行動方案 (2025—2030年)》印發(fā)
《計量支撐產業(yè)新質生產力發(fā)展行動方案(2025—2030年)》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yī)藥、量子科技、集成電路、儀器儀表等10個重點產業(yè)領域。- 2019-05-10 14:28:29
- 7418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