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機械設備網 新品動態(tài)】目前,單分子研究技術主要包括原子力顯微鏡技術、光鑷技術、單分子熒光光譜技術等。
生物單分子是指一些與生命有著密切關系的有機低相對分子量化合物,包括氨基酸、脂肪酸、糖、嘌呤、嘧啶、單核苷酸、卟啉、ATP等高能化合物。它們是構成生物高分子的基本成分,可以說生命單元的基本功能主要取決于單個大分子。單分子實驗是從本質出發(fā)解決許多基礎科學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化學測量學面臨的一個極限挑戰(zhàn)。
目前,單分子研究技術主要包括原子力顯微鏡技術、光鑷技術、單分子熒光光譜技術等。
8月12日,《自然》封面刊登了中國科學家單分子實驗成果。浙江大學化學系研究員馮建東團隊發(fā)明了一種直接可以對溶液中單分子化學反應進行成像的顯微鏡技術,并實現了超高時空分辨成像。研究團隊首次實現了單分子電致化學發(fā)光信號的寬場空間成像;并在此基礎上成功突破了光學衍射極限,第一次實現了電致化學發(fā)光的超分辨成像。
這項單分子電致化學發(fā)光顯微鏡技術不需要光激發(fā)即可實現單分子超分辨成像,化學成像和生物成像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未來,這項顯微技術將作為一項研究工具為化學反應位點可視化、單分子測量、化學和生物成像等領域提供新的可能,具備廣泛的應用前景。在同一期上,《自然》期刊專門邀請了領域專家對這一突破性技術的前景進行了亮點評述和報道。
近年來,我國科學家在科技創(chuàng)新與突破上,屢屢突破。以浙江大學為例,截至8月11日,浙江大學2021年已在《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國際性科學期刊共計發(fā)表十四個原創(chuàng)性研究成果。而縱觀我國2021年,中國航天員首次進駐自己的空間站、“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嫦娥五號”實現地外天體采樣……一項項科技成果不斷涌現。相信隨著“十四五”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堅持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全面塑造發(fā)展新優(yōu)勢”,未來會有更多科技前沿成果展現。
原標題:我國科學家發(fā)明單分子電致化學發(fā)光顯微鏡實現新突破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儀器儀表企業(yè)2025年首批中報預告出爐,最高增長超500%
據儀表網統(tǒng)計,目前已有聚光科技、芯動聯(lián)科、海能技術、匯中股份、新聯(lián)電子5家企業(yè)披露了2025年中期預報。其中四家預盈、1家預虧。- 2021-08-16 09:18:05
- 3845
-
《計量支撐產業(yè)新質生產力發(fā)展行動方案 (2025—2030年)》印發(fā)
《計量支撐產業(yè)新質生產力發(fā)展行動方案(2025—2030年)》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yī)藥、量子科技、集成電路、儀器儀表等10個重點產業(yè)領域。- 2021-08-16 09:18:05
- 4724
-
聚焦儀器儀表等領域計量問題 兩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行動方案
加強儀器儀表計量測試評價能力建設,以計量技術水平提升支撐典型儀器儀表產品技術創(chuàng)新,推進儀器儀表國產化替代。- 2021-08-16 09:18:05
- 8644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